> 文章列表 > “客路瞻太华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客路瞻太华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客路瞻太华”这句诗,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《关门望华山》,乍一听好像是个武侠小说里的江湖意境,但其实是诗人在旅途中远眺华山时的心境写照。那三峰高耸入云的气势,夏云绵绵,雷雨翻腾,太阳高悬,瀑布如挂林梢,简直就是一幅大自然的壮丽画卷。刘长卿用了这么多形容,不外乎是想表达对华山的迷恋和对大自然的敬畏。但你仔细想想,这诗里的“客路”是不是也有点像我们现代人旅行的写照?我们总是匆匆忙忙,路过美景时留下几张照片,却很少真正停下脚步去感受。

问题来了,为啥现在的我们总是“客路”多,而“驻足”少呢?是生活节奏太快,还是我们忘记了如何与自然对话?你看刘长卿,他能在旅途中停下来,细细品味华山的美,甚至想象自己在和群仙共饮琼浆。我们呢?忙于打卡、发朋友圈,到头来只记住了快门按钮的声音。

所以,解决方案是啥?不妨学学古人,放慢脚步,真正去感受旅途中的风景。别只顾着“瞻”,试着去“停”。就像刘长卿,他不是在“客路”中匆匆而过,而是在“客路”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。下次旅行,别急着赶路,找个地方坐下来,感受下风、云、山、水,说不定你会发现,旅行真正的意义不在目的地,而在路上。

最后,顺便提一嘴,刘长卿这个人也挺有意思,他虽然官场不顺,但诗却写得还挺从容。看来,人生不顺时,写写诗、看看山,也是一种解压方式。所以,如果你最近也感觉压力山大,不妨试试写首诗,或者去爬个山,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。

“客路瞻太华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客路瞻太华”出自唐代刘长卿的《关门望华山》。

“客路瞻太华”全诗

《关门望华山》

唐代 刘长卿

客路瞻太华,三峰高际天。

夏云亘百里,合沓遥相连。

雷雨飞半腹,太阳在其巅。

翠微关上近,瀑布林梢悬。

爱此众容秀,能令西望偏。

徘徊忘暝色,泱漭成阴烟。

曾是朝百灵,亦闻会群仙。

琼浆岂易挹,毛女非空传。

仿佛仍伫想,幽期如眼前。

金天有青庙,松柏隐苍然。

作者简介(刘长卿)

刘长卿(约726 — 约786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后为长洲县尉,因事下狱,贬南巴尉。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