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脚下著杻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脚下著杻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脚下著杻”的出处是哪里

脚下著杻”出自宋代释法薰的《偈颂十五首》。

“脚下著杻”全诗

《偈颂十五首》

宋代 释法薰

以大圆觉,为我伽蓝。

头上著枷,脚下著杻。

身心安居,平等性智。

困鱼止沥,病鸟栖芦。

《偈颂十五首》释法薰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偈颂十五首》

朝代:宋代

作者:释法薰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是由宋代佛教僧人释法薰所创作的《偈颂十五首》,表达了佛教的信仰和修行之道。诗中通过对比困鱼和病鸟的境遇,表达了个体在追求解脱和智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希望。

诗中提到 \"以大圆觉,为我伽蓝\",意味着以大圆满的觉悟为目标,将其视为自己的修行道场。\"头上著枷,脚下著杻\" 揭示了修行者在纷繁世俗中承受着种种束缚和困扰。\"身心安居,平等性智\" 表明通过修行,身心得到平静和宁静,获得平等的智慧。

\"困鱼止沥,病鸟栖芦\" 这两句意象鲜明,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生命的困苦和渴望解脱的愿望。困鱼被困在干涸的河床上,停滞不前,而病鸟只能在芦苇中找到临时栖息之处,暗示着个体在尘世中的困顿和无奈。

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,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,揭示了人们追求解脱和智慧的追求,以及面对苦难和困境时的希望与慰藉。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表达方式,使人们对生命的真相和意义产生思考,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哲理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