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苔径竹千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苔径竹千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苔径竹千竿”出自唐代李咸用的《山居》,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返璞归真、宁静自足的生活态度。李咸用在山居中过着清贫却满足的日子,邻居务农,客人平凡,他独自弹琴,只有月光相伴。这让人不禁思考,现代社会中,我们追求的到底是物质的富足,还是内心的宁静?

问题来了: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,人们即便拥有物质上的富足,却依然感到焦虑和不安?其实,答案或许就藏在李咸用的诗中。他通过山居生活告诉我们,真正的满足感来源于内心的平静和对自我追求的坚持。

那么,我们如何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到自己的“山居”呢?或许我们可以从培养一项爱好开始,比如学一门乐器、读一本好书,或者在阳台上种几盆花草。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,却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角落。

概括来讲,,李咸用的《山居》不仅仅是一首诗,更是一种生活哲学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,内心的平静和自足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。所以,不妨偶尔放慢脚步,像李咸用一样,在“苔径竹千竿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满足。

“苔径竹千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苔径竹千竿”出自唐代李咸用的《山居》。

“苔径竹千竿”全诗

《山居》

唐代 李咸用

草堂书一架,苔径竹千竿。

难世投谁是,清贫且自安。

邻居皆学稼,客至亦无官。

焦尾何人听,凉宵对月弹。

《山居》李咸用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山居》

草堂书一架,

苔径竹千竿。

难世投谁是,

清贫且自安。

邻居皆学稼,

客至亦无官。

焦尾何人听,

凉宵对月弹。

诗意: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李咸用在山居的生活情景。他在草堂中,书架上摆放着几册书籍。在通往草堂的小径上,长满了苔藓,周围种满了竹子。他自称清贫,但却感到平安和满足。他的邻居都务农为生,而他的来客也都是普通人,没有高官厚禄。他演奏着弹拨乐器,可活动的人不多,没有人会欣赏他的音乐,只有静静的月光陪伴他。

赏析:

这首诗表达了李咸用隐居山居的生活态度。他宁静而自足,对于物质贫困并不在意。他坚持自己的乐趣和艺术追求,无论外界的评判如何,他都可以独自一人享受,与自然相交。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,给人以宁静、恬淡的情绪。通过描绘山居的环境和李咸用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返璞归真、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。相比于纷繁复杂的社会,山居生活自然而随意,富有诗意和清新的气息。诗中的焦尾弹琴的画面形象生动,以凉宵之景凸显了李咸用山居的孤寂和宁静。

译文:

山居

在山中有一座草堂,

书架上放着一些书籍。

小径上苔藓长满,

竹林中有千竿。

难得世间幸安宁,

清贫自我心满足。

邻居都务农耕作,

来客也没有高官厚禄。

弹琴者寥寥几人听,

凉夜中对月婉转弹。

参考译文只供参考,仅代表词义并非严格翻译。

深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