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岭头飞去半为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岭头飞去半为云”的出处是哪里

引言:在文学创作中,我们往往关注那些生机勃勃、繁荣昌盛的景象,却很少停下脚步,去欣赏那些即将消逝的美好。清代律然的《落梅》就是这样一首诗,它细腻地描绘了落梅的景象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落日余晖。

相关问题1: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描写落花景象的诗词?

相关答案1:大多数古诗词倾向于赞美花朵的盛开,而落花的景象往往被视为衰败的象征,不太受诗人青睐。此外,落花的形象可能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忧伤情绪,诗人创作时往往避免这种情感表达。

相关问题2:落梅这一主题在文学中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?

相关答案2:落梅常常被赋予高洁、坚贞和不屈不挠的品质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梅花代表着冬天里的坚强和春天的希望,即使是在凋零之时,它的形象也同样高贵而优雅。

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或提供有价值的帮助:通过阅读《落梅》这首诗,我们可以学习到即使是落花,也有其独特的美丽。在生活中,我们同样应该学会欣赏那些即将逝去的瞬间,正如《落梅》中所说:“岭头飞去半为云”,每一片云彩都映照着太阳的余晖。这种对细节的观察和欣赏,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,还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。

“岭头飞去半为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岭头飞去半为云”出自清代律然的《落梅》。

“岭头飞去半为云”全诗

《落梅》

清代 律然

和风和雨点苔纹,漠漠残香静里闻。

林下积来全似雪,岭头飞去半为云。

不须横管吹江郭,最惜空枝冷夕曛。

回首孤山山下路,霜禽粉蝶任纷纷。

作者简介(律然)

[清]僧。字素风,海虞(今江苏常熟)秦氏子,剃染长寿庵。工诗、画,有息影斋诗钞。《清画家诗史》

落梅注释

①和:犹言随,伴。点:点缀。本为花落,被动,说是点缀,主动。诗之新颖精巧亦在此处。漠漠:无声。犹言默默。

②林下句:谓默林花落,花办积垒如雪。岭头句:谓梅花随风而飘,与岭头之云一齐飞扬。

③横管:笛。此处暗指笛曲“梅花三弄”。江郭:江畔城边,泛指各处。夕曛:夕阳。

④孤山: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端一小山名,以多梅著称。宋人林逋种梅养鹤,隐居于此。霜禽句:谓梅花落尽了,而山下的禽鸟蝴蝶依然纷纷飞舞歌鸣。霜禽指白色羽毛的鸟类,如鸥、鹤等。粉蝶指色彩缤纷五颜六色的蝴蝶。

落梅简析

梅以其贞干高节,先春而放,常得诗人青睐。写早梅报春者有之,写盛梅如海者亦有之,写月影梅枝者有之,写踏雪寻梅者亦有之,而写落梅者却不多见。然公此诗,绘尽落梅之态,写尽落梅之况:和风和雨,漠漠残香,积来林下,飞去岭头,不须横笛,最惜空枝,句句都是梅落光景,句句未离落梅情状。铺张渲染,极尽能事,描摹绘写,动静得宜。翰林学士兼诗人柏谦评然公诗“穆如清风,静如止水”。此之谓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