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财产的规定

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财产的规定

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财产的规定

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财产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
1. 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程序 :

人民法院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被执行人动产、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时,应作出裁定,并送达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。

如需要有关单位或个人协助,法院应制作协助执行通知书,并送达协助执行人。

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送达时发生法律效力。

2. 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范围 :

可以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、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、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。

对于未登记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,依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权属。

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、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,若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,法院也可查封、扣押、冻结。

3. 不得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的财产 :

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生活费用。

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。

未公开的发明或未发表的著作。

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、医疗物品。

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。

4. 查封、扣押、冻结期限 :

查封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,查封不动产、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。

期限届满后,法院未办理延期手续的,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的效力消灭。

5. 解除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的情形 :

查封、扣押、冻结案外人财产的。

申请执行人撤回执行申请或者放弃债权的。

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的财产流拍或者变卖不成,且无法采取其他执行措施的。

债务已经清偿的。

被执行人提供担保且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的。

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解除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的其他情形。

以上信息根据您提供的日期,最新的相关规定是在2020年12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修正的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财产的具体程序是什么?

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财产的范围有哪些?

如何申请解除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财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