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太阳高度

太阳高度

太阳高度

太阳高度,也称为太阳高度角,是指太阳光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。这个角度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而不断变化。以下是太阳高度角的一些关键信息:

1. 定义 :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角度,通常用度数表示。

2. 变化规律 :

早晨太阳高度角从0°(日出时)逐渐增加,到中午达到最大值,然后下午逐渐减小,日落时再次降至0°。

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太阳直射当地纬度时达到最大,最大值为90°。

3. 影响因素 :

地方时 :太阳高度角与观测地的地方时有关。

太阳赤纬 :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,与观测地的纬度共同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大小。

4. 计算公式 :

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`H = 90° - |φ - δ|`,其中 `H` 是正午太阳高度,`φ` 是观测地的地理纬度,`δ` 是太阳赤纬。

5. 意义 :

太阳高度角是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能数量的重要因素。

高度角越大,太阳辐射强度越大。

6. 极昼现象 :

在极昼区,太阳整日不落,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,子夜时最小。

7. 季节变化 :

由于地球公转,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,导致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。

8. 纬度影响 :

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,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,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可达90°。

在回归线之外的地区,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本半球回归线时最大,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。

以上信息概括了太阳高度角的基本概念、变化规律、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方法和意义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太阳高度角如何影响地球表面温度?

极昼现象与太阳高度角有何关系?

如何计算特定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