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面粗糙度的符号
表面粗糙度的符号通常用来描述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,以下是常见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意义:
1. 基本符号 :
`a`:表示表面可以用任何方法获得。
`b`: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,如车削、铣削、钻孔等。
`c`: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,如铸造、锻造等。
2. 粗糙度参数 :
`Ra`:表示算术平均粗糙度,即表面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值,单位通常为微米(μm)。
`Rz`:表示最大峰与最大谷之间的距离,单位通常为微米(μm)。
`Rmax`:表示表面最高峰与最低谷之间的距离,单位通常为微米(μm)。
3. 附加信息 :
`a1, a2`:表示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(μm)。
`b`:标注加工要求、镀覆、涂覆、表面处理或其他说明。
`c`:取样长度(mm)或波纹度(mm)。
`d`:加工纹理方向符号。
`e`:加工余量(mm)。
`f`:粗糙度间距参数值(mm)或轮廓支撑长度率。
4. 图形符号 :
基本图形符号由两条不等长的直线组成,与工件表面成60°角。
完整图形符号在基本符号基础上增加数字和单位,以及可能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符号。
5. 符号示例 :
`Ⓡ12.5` 表示表面粗糙度 `Ra` 值为 12.5 微米。
特殊符号,如最大值符号 `⬤` 在基本符号上方加一横线,表示最大粗糙度值。
表面粗糙度标准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,不同的应用场合和精度要求会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标准。以上信息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表面粗糙度的符号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应用场景有哪些?
如何根据图纸标注表面粗糙度?
粗糙度符号UM在工程制图中如何使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