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何须病始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何须病始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何须病始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何须病始休”出自宋代苏泂的《八月十二日再入都》。

“何须病始休”全诗

《八月十二日再入都》

宋代 苏泂

野色连山碧,时光似木流。

邹阳仍是客,李广不封侯。

业已诗中老,何须病始休。

草根萤一点,寂照万端忧。

《八月十二日再入都》苏泂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八月十二日再入都》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野色连山碧,

时光似木流。

邹阳仍是客,

李广不封侯。

业已诗中老,

何须病始休。

草根萤一点,

寂照万端忧。

诗意: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苏泂在八月十二日再次进入都城时的心境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、人事变迁的感慨与思考,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思索。

赏析:

诗的开篇以\"野色连山碧,时光似木流\"来描绘自然景色和时光的流转。\"野色连山碧\"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广袤,而\"时光似木流\"则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转,以及人生短暂的真实性。

接下来,诗中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,邹阳和李广。邹阳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文学家,他以清贫自守而闻名。\"邹阳仍是客\"表明作者自比邹阳,意味着自己仍然是一个身处陌生环境的客人,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渺小和无依。而\"李广不封侯\"则指的是李广,他是一个拒绝接受荣华富贵的历史人物,意味着作者不追逐功名利禄,对社会名利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。

诗的后半部分,作者表达了对自己年老和生命意义的思考。\"业已诗中老,何须病始休\"表明作者已经老去,但他并不因此而停止创作诗歌,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年龄是束缚他的原因,仍然热爱诗歌创作。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艺术追求的坚持。

最后两句\"草根萤一点,寂照万端忧\"以一种寓意深远的形象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伤。\"草根萤一点\"暗喻自己的渺小和微弱,而\"寂照万端忧\"则传递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虑,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,通过对自然景色、历史人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、人事变迁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。这首诗词虽然短小,却富含哲理和情感,给人以深思和共鸣。